陈志武:集中投资房地产领域不是上策

来源:江北嘴财经      2018-09-07 19:01:24

江北嘴财经.jgp

近日,博鳌论坛重要嘉宾、耶鲁大学原金融经济学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冯氏基金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在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主办的“2018建行财富夏季形势与策略报告会”上就全球投资与资产配置、宏观经济与新政权威解读、中美贸易关系、海内外房地产市场形势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解读。江北嘴财经独家梳理了其精彩发言观点。

陈志武表示,金融危机后各国举措不同,使各国经济风险各异。美国对结构性问题切除快,欧洲切除慢但在逐步纠正,而中国的结构性问题还没纠正。在经济下行和新的国际环境下,应该在国内、国外配置投资,在保险、信托、理财产品、私募基金等品种之间进行配置,降低财富风险。

微信图片_20180801181624.jpg

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的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陈志武提到,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增速放缓,工业产值同比增速下降,人均名义消费增速放缓,但服务业发展较快,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房企贷款达8600亿元,下降1.6%;个人住房按揭7200亿元,下降6.7%,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下降至2.1%。“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的增长速度呈‘L’型,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供给、环境质量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都将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的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陈志武表示。

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也在下降。数据显示,2008~2015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到8.16%,十三五期间,可能进一步下降到6.9%。陈志武表示,一方面,劳动生产率与投资增长率为正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从而引致投资增长率下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下降也对工资增速受到抑制。此外,合理利率还将低于以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去杠杆是最近金融政策的主旋律

2008年金融危机已过去10年,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地位更加上升,但中国的杠杆率太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陈志武认为,目前去杠杆是最近金融政策的主旋律。在去杠杆的背景下,社会总融资增速放缓。以房贷为例,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的房贷余额为1.2万亿元,到2017年,房贷余额达21.9万亿元,与2016年相比,房贷增量达2.76万亿元。

陈志武提到,2008年以来,美国、英国等国家在去杠杆,而多数新兴市场则大幅加杠杆。如今,发达经济与新兴市场相对地位反转,世界经济引擎重返发达国家。在去杠杆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将更大。因此,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去杠杆与去产能。

陈志武建议,可以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改变金融体系结构,如增加消费金融、民间金融等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达到去杠杆、去产能的效果。

中国居民地产配置占比较高

资料显示,在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美国中等财富家庭在财富值大幅缩减,缩减量约为40%,而高收入家庭在三年间的财富累计增长约2%。陈志武认为,这与居民的投资领域有关。

陈志武提到,“中等收入的家庭在投资方面主要偏向于产地产,投资领域较为单一;而高收入家庭会将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基金、股权、理财服务及保险等多个领域。在金融危机的三年期间,高收入家庭所受影响较小,但中等收入家庭由于过于集中在房地产上而经历了一些损失。”

据了解,在美国居民资产占比中,房地产与保险各占比24%,股票、存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各占比11%,其他非金融资产占比7%,基金与债券各占比6%,各投资领域分布较为均衡。而中国居民的资产占比中,房地产配置占比较高,达59%,占整个居民资产的大半江山,现金+存款的占比达25%,其他类资产的占比较少。据2013年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的投资结构中,一、二、三线城市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分别达75.9%、63.9%和61.4%。人均保费收入在2014年仅为235美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中国家庭投资领域分布极不平衡。

微信图片_20180801181637.jpg

消费和医疗等行业投资潜力较大

在人们投资趋于理性的背景下,那么哪些领域更具投资潜力呢?

陈志武认为,结合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经历的财富缩水的经验,家庭集中投资房地产领域不是上策,而是应该分散投资,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在经济下行和新的国际环境下,应该在国内、国外配置投资,在保险、信托、理财产品、私募基金等品种之间进行配置,降低财富风险。

陈志武表示,“我们在决定投资安排时,消费领域的政策导向比较明确,因此,消费行业的潜力也是最大的。发展非实物的消费(虚拟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互联网相关的消费型公司。同时,中国医疗行业占GDP只有5.6%,而美国医疗相关行业占GDP接近18%,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此外,他还提到,基于大众的需求,有机农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也较为广阔。

中美之间的冲突是战略及价值观的冲突

对于正处在风口浪尖的中美关系,陈志武认为,中美之间更严重的挑战不是贸易,而是战略冲突和价值观冲突。

他指出,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时间较长,中美竞争的根源在于战略利益和价值观等目标的相互矛盾。而中美之间的冲突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贸易战本身。

他还提到,在《财富的逻辑》的指出,过去40年的经济奇迹依赖两个核心条件:全国贸易秩序(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 vs 基于炮舰的世界秩序)及两个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美之间的冲突会打破这些平衡,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对于未来中美之间的关系,陈志武表示,中国跟美国、西方的磨合期还会持续多年。这也意味着“只谈生意、只谈赚钱”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正在成为历史,过去40年依赖的国际环境正在快速改变,未来的经济增长会面对多方面持续的挑战。

(江北嘴财经声明:本文内容据陈志武先生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江北嘴财经推送此文出于传递更多财经资讯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江北嘴财经立场和观点。)

阅读   15409
  3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