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崛起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来源:江北嘴财经智库      2021-07-11 11:30:12

江北嘴财经.jgp
7月8日,林毅夫教授在北大博雅讲坛“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暨《新结构经济学研习方法》新书发布会”演讲之精彩观点摘编分享如下: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国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到2035年,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目前,中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DA.jpg

中国经济的奇迹式增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中国经济的体量为2119亿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9,相当于美国GDP的9%。为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随后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1978年-2018年,这40年间中国每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
那么,中国为何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的创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中国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来者优势,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来源,且发明和创新技术成本及风险比发达国家要少。而一般发达国家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则在3%-3.5%左右。

以快速稳定的发展潜力

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是基础,主导世界的政治经济力量同时发生着改变。1900年,八国联军的GDP总和占全世界的50.4%;2000年,八国集团的GDP总和占全世界的47%左右;2018年,八国集团的GDP总和占世界的34.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八国集团已被20国集团取代。

为何八国集团的经济规模会下滑这么快?最主要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趋势和影响力的提升,使其发展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大变局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美国基于中国迅猛发展的态势,奥巴马执政期间提出“重返亚太”,特朗普执政期间与中国产生贸易摩擦和科技纷争,拜登政府亦延续了限制中国发展的政策。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趋向一个新的稳定格局,需要中国继续保持相对快速的发展,才能够驾驭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能够发动科技纷争相当大的原因是当前美国的科技水平确实比中国更高。可再过二三十年,中国最发达区域的人口和收入水平如果和美国差不多,劳动生产率、产业技术水平也跟美国接近。那么,美国可以卡中国脖子的技术将少之又少。
从人均收入水平看,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14129美元,是同时期美国人均GDP的22.6%。而德国在1946年,其人均GDP约为美国22%,从1946年至1962年,德国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9.4%;日本在1956年,彼时其人均GDP约占美国的22%,此后的16年里,日本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6%。因此,从后来者优势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中国在未来16年里,收入水平平均每年的增速还能达到9%。
从人口老龄化看,发达国家平均每年增长率在3%-3.5%之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平均劳动生产力、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大约是2%;二是人口增长,大约是1%-1.5%。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没有人口增长,也可以利用经济发展阶梯,使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不断地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来实现经济增长。参考过往跟中国同一发展水平的德国、日本、韩国,其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2035年之前,中国每年还有8%增长的可能性和潜力。

中国的崛起或将进入新的稳定格局

2049年,当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经济规模达到美国两倍的时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或将结束。
从地区发展看,北京、天津、上海加上东部沿海五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人口总和超4亿。有信心这些地区的人均GDP和经济规模到2049年能够达到美国同等水平。人均GDP的提升同时代表着平均劳动率水平和平均科技产业水平提升。此外,中国还有中西部广大区域,10亿人口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但经济规模已跟美国相当。这些地区仍处于追赶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还能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讲,中国不仅经济规模大,而且发展速度快。美国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必须接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微信图片_20210711112636_副本.jpg

阅读   74530
  1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