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助力小微融资:《小微企业融资报告》 编撰工作启动

来源:江北嘴财经智库      2021-07-15 18:54:32

江北嘴财经.jgp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成为近年“两会”重点、热点议题。据了解,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小微企业”被提及16次,2019年和2020年均被提及12次。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频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巨大。那么,当前小微企业融资还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进一步纾困?

小微企业.jpg

图/西部金融研究院

成绩: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30%以上

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今年以来,面对中小微普惠金融难题,有关部门已密集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5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围绕加大增量金融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项举措,提出继续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投放重点,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的通知》,明确2021-2023年,将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通过“因素法补助区域补助系数”,体现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7月,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从大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持续优化银行内部政策安排、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切实提升贷款定价能力、着力完善融资服务和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18条措施,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再次释放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不减的信号。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8日,国新办举行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有关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为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将会继续保持汇率稳定,根据政策工具及时作出一些调整,并会继续落实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减。9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

数据.jpg

图/西部金融研究院

增量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为小微企业“加满油”。

降价方面,今年前6个月,企业贷款合同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今年1-5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8%,比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5月份新发放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

2020年至2021年5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0.9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3万亿元。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行、负担更轻。

扩面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更多小微企业得到实惠。

困境: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效率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曾指出,“小微经营者的境况当前不容乐观,虽然有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但融资困境仍有待破解。面对‘小额、高频’这样一种融资需求特点,传统的银行也有力所不逮之感。”

那么,小微企业融资为何“难”字当头?

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认为,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及“小额、高频”的融资需求特点,使得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达到更广泛的小微企业,让小微企业融资成为世界级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不足,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分别管理和服务不同领域中小企业,尚缺乏统一的信息归集扎口和对外输出渠道,导致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具有逐利性,小微企业客户不仅规模小、数量多、分散且风险高,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不愿贷、不敢贷”,更偏向于服务大型企业。

此外,当前出台的政策更多地从监管角度出发,尚欠考虑不同类型、规模的银行实际情况,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交易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部分政策相互独立,未形成合力,导致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激励不足。

支招: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怎么解?

那么,数量多、体量小的小微企业群体如何破解融资难题?

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认为,除了继续落实好现有政策以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机制。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弱化盈利考核,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担保额、降低担保费率。推动地方政府设立转贷基金,降低小微企业过桥成本。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提高财政奖补支持。

二是优化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机制。明确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评级的牵头部门,统一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并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区域性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精准获客。

三是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鼓励引导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稳健性。

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应释放智库效能

智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来源,也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将智库建设置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审视和推进,多次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及智库功能的作用发挥作出重要指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统筹整合现有智库优质资源,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恢复的重要途径,金融是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当前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应充分释放智库效能。

专家指出“智库对推动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中发挥释放智库效能是‘中国之治’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国之智’有所作为的时代契机。”

为分析近年来重庆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特征、难点和未来趋势,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纾困,着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和健康发展水平,建立适合于重庆小微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重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期,《重庆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2021)》编撰工作正式启动,该报告由西部金融研究院 / 江北嘴财经智库联合中国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共同编撰,系重庆近年来首本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报告。为更好地掌握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更精准地反映其融资情况和需求,即日起至8月5日,特针对小微企业主发起调研问卷。

海报.jpg

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秘书长陈银华表示,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对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希望《重庆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2021)》能为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对重庆的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为立足重庆、聚焦成渝、服务西部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已推出《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重庆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蓝皮书》《重庆民营企业融资蓝皮书》《重庆私募基金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30余份;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银行零售金融转型”等话题形成咨政建言专报20余份,多次获得市级相关领导批示;围绕《金融行业人才》《供应链金融发展》等课题进行研究,形成课题报告10余份,有力的推动了重庆、成渝两地及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注:此次调研收集的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工作并将严格保密;对完整填写并成功提交问卷的企业主请在微信后台留下收件信息,我们将免费赠送两本精美的纸质版报告;填写过程中如有疑问,欢迎致电023-67766881、17783587685(朱老师)反馈交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阅读   76406
  1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