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热点

排行

张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来源:西部金融研究院      2021-09-19 18:26:40

江北嘴财经.jgp

近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江北嘴财经智库理事长张军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开展了题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名家讲坛。演讲中,张军教授以30年前出版的著作为切入点,肯定了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获得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成就,将中国经济近几十年的超常发展放在更宽广的历史维度里加以分析,同时结合“高水平均衡陷阱”、“韦伯之问”、“李约瑟之谜”和“大分流”的研究文献,重点讨论了中国在过去200年被西方赶超的原因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赶超战略的局限。

微信图片_20210919181908.jpg

图/江北嘴财经智库

据悉,“过渡经济学理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研究目标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该理论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不同方式或路径对改革成本和绩效的影响,探索如何选择低成本的改革方式或路径,并研究如何解决改革引发的利益矛盾和收益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此前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张军理事长对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促进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减少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成本、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11月,经208位学界权威人士记名投票评选,张军同林毅夫研究组、樊纲等为“过渡经济学理论”主要贡献人,共同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在分析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崛起之道时,他指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启资本积累,将储蓄率和投资率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从而可以产生储蓄-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要实现这个储蓄率的转变,必须寻找到生产率更高的现代部门,引领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变。

张军理事长特别谈到,我国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就试图为实现劳动力的转变寻找机会和途径,希望利用华侨资本和香港的特殊地位,鼓励东南沿海地区先行先试,设立特区,兴办面向出口的加工企业。再以点带面,从广东、福建到上海和长三角地区,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吸引外商投资,逐步积累资本、技术、技能,提高我国与国际市场打交道的能力,最后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这个过程扩大了现代部门吸引传统部门劳动力的能力,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张军理事长在演讲最后总结到,作为工业化的后来者,中国经济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改变此前的发展战略,把握向先进经济体学习的机会,并能够利用这些机会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快速推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融入全球经济。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张军,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暨社科与管理学部主任,江北嘴财经智库理事长,重庆市“十四五”规咨委专家。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理论经济学联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校经济学教指委副主任。2015年7月受邀出席李克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2015年10月与林毅夫、樊纲一起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8年获美国比较经济学会(CES)最佳论文奖Bergson Prize。


阅读   6234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