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21日),重庆金融领域发生一件要事: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渝中区和江北区,调研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袁家军强调,金融领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数字赋能为基本手段,以普惠可及为基本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高水平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新步伐。

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召开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座谈会。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袁家军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他强调,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不断提升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运行水平,推动金融与国家重大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推进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向基层群众精准服务,促进金融配置的高效直达便捷,推动金融集聚辐射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数智化运行能力、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改革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新跃升,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未来,一是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二是要提升金融服务重大战略能力;三是要优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四是要推动上市企业扩量提质;五是要加强金融开放合作;六是要深化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七是要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八是要提升金融风险治理效能。
“智融惠畅”基础良好
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显示,重庆金融业由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金融发展创新模式和服务。目前,重庆金融业已经呈现“产融结合、开放创新、安全稳健”三大特征,通过“智融惠畅”工程建设高水平的西部金融中心拥有良好基础。

——数智化领域,重庆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认知大幅跃升、数字化改革加速推进、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渝企金服”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已为超过2万家企业解决了近1700亿元融资需求。“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累计采集1600余个绿色项目信息,金融支持超1200亿元。建成中西部首个“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打造形成集政银保于一体的线上业务协作平台。“渝普金链”平台上线,首批入驻金融机构96家,上线普惠性融资产品100余款。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3月末,重庆累计开立个人钱包809万个,对公钱包29.1万个,交易笔数1980万笔,金额42亿元,超24.3万家商户门店可以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方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已公布4批,重庆共有14项产品或服务,涵盖多方学习、5G、区块链、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前沿技术。
——投融资领域,截至2023年3月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45.4亿元,同比增长23.4%。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4814亿元,同比增长22.1%。涉农贷款余额8195.3亿元,同比增长13.4%。4项绿色金融货币政策工具落地重庆,累计投放超7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超5900亿元,同比增长约34%;绿色债券余额超420亿元,同比增长近39%。5月19日,总规模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成立,将通过放大效应形成超60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带动超10000亿元的重庆先进制造业投资。
推动企业上市是资本市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战场。西部金融数据平台显示,2023年以来,重庆企业上市步伐不断加快,登康口腔、旺成科技、美利信、西山科技、智翔金泰5家企业相继上市,共募集资金80.16亿元。截至目前,重庆境内外上市公司达95家(长安汽车为A+B股,重庆银行、渝农商行、重庆钢铁为A+H股),其中境内75家,境外23家。此外,江北区的溯联股份已于6月13日招股,即将登陆创业板。截至6月21日,重庆75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0238.65亿元。
——普惠领域,截至2023年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968.6亿元,同比增长19.1%。金融机构提升利率定价能力,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传导LPR下行红利。一季度,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8%,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小微普惠担保贷款累计规模已突破500亿元,累计为超过25万户小微主体提供担保服务。积极探索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全市建设首贷续贷中心36个,“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441个,线上线下为3.1万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超330亿元。
——便利通畅领域,重庆银保监局、人行重庆营管部、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实施细则》,以41条创新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针对新市民相关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新市民在重庆实现安居乐业。消费信贷领域,截至2023年4月末,全市消费金融公司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77亿元,较3月增长7.39%,有效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消费需求恢复。
西部金融研究院认为,家军书记为重庆金融业发展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指出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力点。接下来,无论是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研究单位,还是从业人员,要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