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本应是热闹团圆的时刻,但疫情当前,多少人为了大家告别小家奔赴抗疫一线,才换来我们在家中闲坐。看到电视中,全国各地纷纷亮起灯光为武汉加油,为中国鼓劲,思来想去,我还能做什么?我不是医生,到不了前线,就只有呆在家中拙笔写文,从《除夕话出征》《一位“宅男”眼中的战“疫”》到《透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用一篇篇小文为大家鼓劲,为英雄点赞。发生在每天的一幕幕壮景响彻神州大地,此时的灯火又映出了我的心愿——冬天不暖人心暖,共抗疫情你我他。
盼春暖花开平安聚,靠什么?——靠“福星”……
福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多比喻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和事物。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对民众而言就是最大的福星。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紧紧依靠群众力量,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工作,从重点疫区管控、医疗物资保障,到药品疫苗科研攻关、新建集中收治医院,再到经济社会秩序维护、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显示了中央遏制疫情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护阻击战的坚强决心。难怪世卫组织总干事评价“中方的策略不仅有力,而且有效”。重庆南岸的一家口罩工厂,政府职能部门党员干部与一线工人熬夜加班,现场办公解决复产问题;武汉的肺炎重点医院,党员同志组成突击队,身先士卒到感染风险最高的前线坚守;河南农村、武汉社区的党员干部主动为贫困户买药送菜,成了最不“闲”的人,难怪广大人民群众称赞他们是身边的“福星”。
各级政府紧张有序做好疫情防控,民众信心倍增是打赢这场阻击战的福星。信心比黄金珍贵,民众对党中央有信心,对各级政府的防控举措和组织动员能力有信心,抗疫工作才能高效推进,国家经济生活秩序才能平稳运行。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从卫生、防疫、食品供给等多方面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全国所有抗疫医疗物资生产分配由政府统一管理,相关企业开足马力全力保障生产;政府派包机赴海外接回部分湖北籍滞留同胞;卫生医疗部门疫情发布及时准确、公开透明;部分早期病愈患者已实现治愈出院;印发《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隔离不隔“爱”,不让任何人、任何群体有被遗弃的错觉和感受;各地启动一级响应,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其中重庆市市场监督局更是对活禽加工餐饮店防控要求落实落细到了具体菜名,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人民日报》表扬。民众的信心源于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战斗力和治理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民众的信心就是大疫面前群众的“福星”。
奋战在抗疫一线、负重前行的医务工作者既是病魔的克星,又是病人的福星。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心存恐惧,在面对医院走廊上蜿蜒无助的人群也曾默默哭泣,但凭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他们依然精准研判,专业操作,夜以继日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这其中涌现了最早发现疫情却感染去世的“吹哨者”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专业敏感的疫情上报“第一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继先,身患渐冻症却身先士卒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先进典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坚持少喝水,身穿纸尿裤,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一次工作就长达四五个小时,离岗时内衣都能挤出一把水来;他们强忍对家的思念,以院为家,数十天来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担负起超负荷的接诊和救护,换班间隙席地而睡的场景比比皆是;他们在治疗病患的同时眼看身边的战友被传染隔离而毫不退缩,更有湖南90后医生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与时间赛跑,用医者仁心为健康护航,白衣天使是人民身体健康的捍卫者和守护者,是大疫面前患者的“福星”。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人民军队的全面介入是民众的福星。疫情发生后,人民军队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全方位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难忘除夕之夜,包括重庆在内的三所军医大附属医院抽调医护力量雨夜辞别亲人驰援武汉,难忘驻鄂部队一辆辆军车迅速担负起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难忘军队医护人员迅速接管武汉火神山医院并全力收治首批确诊患者……“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最美逆行”,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支援行动,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向全国人民传递出必胜信心和强大力量。正如歌中唱到的“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这些“最可爱的人”就是大疫面前人民的“福星”。
地域有界,心却无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是我们的福星。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城市中每个人抗疫的坚强意志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感染、激励着全国人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打响了一幕幕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截至目前,全国9061名医疗队员、20家方舱医院支援武汉抗疫;火神山医院十天十夜交付使用,雷神山医院正激战犹酣,设计院当天出图,各建设单位通力配合,再次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来了,曾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来了,天河机场满载物资的民航和军机来了,涓滴细流正在汇聚,终能成为汪洋大海。民众同舟共济的爱国热情持续高涨,海外华侨、留学生在各大洲自发扫货,不计成本将能买到的医疗防护用品用蚂蚁搬家的方式送回国内,他们说“唯有祖国强盛不衰,我们才有尊严、有后盾、有希望”;各地农民用最“土”的方式力挺武汉,山东寿光紧急驰援武汉上百吨新鲜蔬菜,汶川一农民驱车千里送去筹集的100吨蔬菜,河南开封一农民驱车送去了1.6万斤胡萝卜;连自己都是病人的《我不是药神》原型人物陆勇,也拖着病体赴印度买回大量防护物资支援武汉。一个个平凡的人,用不平凡的举动为武汉加油,他们是这座英雄城市的“福星”。
民众的自律坚守研工作者的专业专注的是我们的福星。疫情发生后,各地民众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打响了防控疫情的阻击战。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记者等各司其事,群防群力、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网;春节期间,百姓响应政府号召,坚持足不出户,居家十四天隔离疫情传染,冲锋防疫一线是坚守,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是坚守,努力“宅”在家里也是一种坚守。战斗既是炮火连天下的冲锋陷阵,也是静谧无声下的精准判断和专业操作,奋战在医疗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们,更是废寝忘食,与时间赛跑。84岁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奔赴武汉疫区指导防疫工作,再战防疫一线,他是国人心中的巍峨大山;73岁的感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亲自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实地了解情况,除夕夜都是在飞机上度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每次都能用科学、精炼而通俗的语言把防疫问题解释清楚,把科学的声音最大限度传播出去,得到网友的一致称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医疗科技工作者专业专注,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民众自律坚守,坚决落实,科学防疫的高效推进是民族的“福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多难兴邦,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将为前行铸就更加坚实的基础,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今天的元宵节,虽然没有了走亲访友的热闹,仅余防疫隔离的冷清;少了几分其乐融融,却多了一腔众志成城;少了几分中国红的祝福,却多了一抹天使白的感动。疾风知劲草,灾难显担当,当前抗击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气不可泄,劲不可松,人心不可散,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与疾魔较量,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为什么我们信心百倍,因为我们有这些佑我中华的“福星”。
(作者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